我单位下列项目申报推荐2014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特进行公示。公示期:2014年8月11日至 2014年8月15日,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您向北京大学科研部反映。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张铭 侯荣菊 62751439
附:公示内容
项目名称:资源可用能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
候选单位(含排序):1. 北京师范大学;2. 北京大学
候选人(含排序):1. 陈彬;2. 陈国谦
项目简介(不超800字):
资源短缺是制约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核算系统可用资源、优化资源转化过程和量化伴生环境影响是探索生态经济系统整体演化的关键问题。本项目引入可用能概念,整合了热力学计算、生态网络模拟及系统动力学等方法和技术,解决了不同品质的环境资源要素如何进行统一核算和评估的难题,即克服核算不同类型资源的异质性难点,从热力学角度实现环境资源的统一核算和迁移转化过程模拟。
研究共取得了三个方面的突破。首先,引入参考环境介质基准,发现物质和能量中包含的可用能品质和数量由环境介质构成决定,提出相对介质有差异的强度量才是可用资源的观点,挑战资源可用量为绝对值的传统观点。其次,进一步采用可用能量化环境投入和修复成本,模拟生态经济系统可用能流网络结构和演化过程,追踪可用能流代谢路径,发现了资源消费和能量耗散的直接/间接效应和积累效应,为揭示环境、资源和人类经济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途径。最后,提出了一套资源可用能核算和模拟理论,描述资源、产品或服务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等级结构,对资源代谢过程、消费结构、转化流向及功能效率展开辨识与解析,模拟资源积累消耗量、代谢效率及其环境效应,解决了多种环境生态要素难以分质核算和统一计量的难题。
本项目首次从可用能的角度理解资源生产、转化和消费过程及其环境排放;首次通过引入环境介质基准,创新资源核算模式,实现了多种资源的分质核算;首次模拟资源可用能的分级转化过程,揭示了生态经济系统中的资源代谢机理。本项目对资源核算理论做出了创新性贡献,可为资源分配和优化管理提供热力学和生态经济学基础。
本项目在国际主流刊物上发表9篇代表性论文,包括Ren Sustain Energy Rev, Energy, Energy Pol, Comm Nonlinear Sci Num Simul等,被Appl Energ, Ren Sustain Energy Rev等SCI一区期刊引用,申请人关于生态核算的代表性论文获Elsevier出版社颁发的经济类期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中国作者奖励,1篇代表性文章获评全球高引用论文,5篇代表性论文获评Elsevier最热门论文。
北京大学科研部
2014年8月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