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3计划项目是对国家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全局性和带动性、需要国家大力组织和实施的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973项目研究期限一般为五年,每个项目的支持强度在2000-3000万元左右,自1998年启动到现在,全国共立项159个,聘任首席科学家201人,国家财政已投入30亿元。973项目的立项按照“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在现有基础研究工作部署的基础上,鼓励优秀科学家和研究集体面向我国未来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等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科技自身发展的国家需求和有重大影响、能在世界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重点学科领域,瞄准科学前沿和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和学科交叉研究,提供解决重大关键问题的理论依据和形成未来重大新技术的科学基础。
目前,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把承担973项目作为评估科研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自1998年973计划首次启动以来,北京大学每年都有教授出任首席科学家主持项目。
附表 北京大学主持的973计划项目情况
序号 | 项目名称 | 首席科学家 | 单 位 | 批准年度 |
1 | 稀土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 | 严纯华 |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 1998 |
2 | 细胞重大生命活动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 丁明孝 | 生命科学学院 | 1999 |
3 | 超导科学技术 | 甘子钊 | 物理学院 | 1999 |
4 | 核心数学中的前沿问题 | 姜伯驹 | 数学科学学院 | 1999 |
5 | 系统芯片中新器件、新工艺的基础研究 | 张 兴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2000 |
6 |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防治的基础研究 | 唐朝枢 | 医学部 | 2000 |
7 | 高效生物固氮机理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 王忆平 | 生命科学学院 | 2001 |
8 | 人胚胎生殖嵴干细胞的分化与组织干细胞的可塑性研究 | 李凌松 | 医学部 | 2001 |
9 | 纳电子运算器材料的表征与性能基础研究 | 刘忠范 彭练矛 |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2001 |
10 | 常见出生缺陷的遗传与环境可控性研究 | 郑晓瑛 | 人口研究所 | 2001 |
11 | 基于超导加速器的SASE自由电子激光的物理与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 | 赵 夔 | 物理学院 | 2002 |
12 | Internet环境下基于Agent的软件中间件理论和方法研究 | 梅 宏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2002 |
13 | 基因功能预测的生物信息学理论与应用 | 来鲁华 |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 2003 |